今天给大家介绍氨基糖苷类抗菌物料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的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由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根据其来源和结构,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分为天然氨基糖苷类和半合成氨基糖苷类两大类。
第一类为天然氨基糖苷类:链霉素(Streptomycin):链霉素是首个发现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二线用药)、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由于耐药性和毒性问题,链霉素在临床使用中的频率逐渐减少。卡那霉素(Kanamycin):也称为卡那霉素A,卡那霉素用于治疗结核病(尤其是耐药菌株)以及严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然而,卡那霉素的耳毒性和肾毒性较强,因此在一些国家已被限制使用。新霉素(Neomycin):新霉素主要用于局部感染(如皮肤、眼部感染)及肠道术前消毒。由于其较大的全身毒性,新霉素通常仅用于局部或口服使用,且不吸收。巴龙霉素(Paromomycin):巴龙霉素适用于肠道阿米巴病、绦虫感染以及内脏利什曼病(在部分国家使用)。该药物可通过口服或局部使用。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大观霉素,也称为淋必治,主要用于治疗淋病,尤其对青霉素耐药菌株有效。尽管其结构与典型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有所不同,但通常仍归类为氨基糖苷类。
第二类为半合成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Gentamicin):庆大霉素是最常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败血症、肺炎和腹腔感染等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该药物可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局部使用。妥布霉素(Tobramycin):妥布霉素专门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尤其适用于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部感染。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并且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给药。阿米卡星(Amikacin):阿米卡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尤其是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抗菌谱广,因而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奈替米星(Netilmicin):奈替米星主要用于治疗复杂的尿路感染和败血症等。其耳肾毒性相对较低,但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少。异帕米星(Isepamicin):异帕米星用于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它对部分氨基糖苷修饰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日本等国家较为常用。依替米星(Etimicin):依替米星,别名爱大霉素,是在中国研发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其肾毒性较低,因此在中国市场的使用较为普遍。地贝卡星(Dibekacin):地贝卡星用于治疗耐药菌感染,特别是耐庆大霉素菌株。尽管地贝卡星在部分国家已退市,但在日本等国家仍然被使用。这些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尤其是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